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点新闻

当前位置 > 讲经说法信息详细
2024.3.22【讲经】4.如是渐增 闻所闻尽——每日学楞严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更新时间:2024/3/21 18:32:21 点击数:

楞严宣讲图片.jpg

20240316宣讲《楞严经》_4

00:0018:35

4.如是渐增 闻所闻尽

 

一、正确对待破色蕴后的变化

破了色蕴以后,你的灵魂(意生身)可以随时出来。色壳子现在罩着你那个灵魂,你那个灵魂被色壳子这个监狱管制在里边了。那么把动结、静结破掉以后,把色蕴破了以后,这个色身完全是个虚的状态了。现在是虚,到破掉以后更是个虚的状态了,那么灵魂就可以自由出入了,叫做“意生身”。这是我简单的在这里讲一点,大家看经典都很清楚的。

你说你的灵魂随时出来,随时进去,多么好啊!你现在灵魂每天受苦恼、受磨难、受折磨,每天这个灵魂高兴不高兴,苦恼不苦恼,麻烦不麻烦,一会儿要死呀,一会儿要跳楼呀,是不是?这就说我们修行是很实在的,实实在在的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是一步一步的感应,一步一步的效果。

所以,这只是我简单的提一下,这里不详细讲,就让我们知道把动结、静结解开以后色蕴色壳子以后是个什么状态。

所以佛教的伟大就在于它能够真正让我们从这个低俗的生命体里面解脱出来,成就最高级的生命。那这里解开动结、解开静结、破了色蕴,你看是个什么样子,这还是最简单的。所以这“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破了色蕴。

二、不作圣解才能继续往前走

接着“如是渐增”,这句话很重要佛教每证到一个证位进入一个层次,就产生一种神通,你不能把这个当成神通。你比方,意生身能够随便出入了,你不能把它当成神通。不作圣解的境界,若作圣解,就魔来附体,问题在这里。

所以五十阴魔就在这里。因为修,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层次每进入一个层次就有一个新的神通出现。这我们刚才只讲了一个最简单的,解开动结,解开静结,破了色蕴就产生了那样的神通。如果你把这个当成神通,你马上就附体。马上就附体,魔就来找你了。

所以你不能把每一个阶段出现的神通,当作圣境界、佛的境界来看待,你如果当作佛的境界来看待,“哎呀,我了不起了”,马上附体。魔就是等这个机会,魔就不让你往前走。这是末法时期最重要的,所以《楞严经》是甄别佛跟魔境界的一部经。

你想一下破掉色蕴,只要你跟这个神通走,你就是魔。五十个层次,一个层次比一个高,大家看看《楞严经》,五十个阴魔,我们讲的时候详细讲,大家现在都可以看,那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只要你把这个层次的神通看作是圣的境界、佛的境界,你马上附体。

你要不作圣解,叫做“如是渐增”,你就继续往前走,就能够进入下一个层次。否则,就在这个层次你就完蛋了,你就魔附体了,你就成了魔了。所以我说我们现在末法时期绝大部分是魔附体。

三、菩提心是衡量佛与魔的根本标准   

我们没有发菩提心,是不魔附体了?发了菩提心的,比如,很简单,第一步破了动结,破了静结,破了色蕴,那么就产生了意生身、神通,那么你把它当作一回事来高兴,那么就魔附体。

五十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而且一个比一个神奇,你要当作神圣的境界、佛的境界,那么高级的魔一个比一个高,来附体。修道的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样的菩萨只要思想一错位,那么就附体,何况我们大家呢!所以我说末法时期绝大部分人附体,这是真的。

因为我们没发菩提心。很简单,贪嗔痴是不是魔?杀盗淫妄是不是魔?这是共同的吧?这就是魔的附体呐!你不承认吗?追求财色名食睡是不是魔?这是很实在的。你比方现在的这个俄乌战争,那个魔劲儿多厉害。

网上天津那个女的网红,她创造的一个什么“密宗的舞蹈”,在那公园里面,你看看她那个动作,你看她那个状态,你看那一群人都围着她,高兴地把她抱起来,把她搂住,是不魔的状态?大家学佛都要联系实际的,所以我看那个微信都是要印证佛教的东西,魔的状态

那个邯郸初中的学生,三个同学把一个同学打死又埋了。大家看那个微信上,多么残忍。是不魔?是不魔附体?一个人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吗?小孩子都是这样,何况大人呢?这就是现在这个世界的状态。因为你没发菩提心,所以魔就附体。所以,这个程度不同,它实在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佛教给我们指出来的。

这很简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会儿高兴了,一会儿不高兴了夫妻两个一会儿甜甜蜜蜜的不得了,一会儿操你大祖祖,你出去汽车就把你撞死是不是魔的状态?他出去搞小三儿,你说你能搞小三儿我就不能搞小三儿?我也搞,咱俩都搞是不是魔的状态?你抽烟,我也抽烟,你喝酒,我也喝酒,是不魔的状态?

所以,这是很实在的,我们学佛不能光停留在文字上。就说我们每个人,只要没发菩提心,你就是魔的状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人表现得已经是让人看见难以忍受的状态,有的人还伪装着,家丑不可外扬,包着。是不是这样?

所以,这就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佛教的根本东西是发菩提心。这是衡量正与邪、佛与魔的一个根本标准,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很清楚。

所以讲这个“如是渐增”,你必须是正确的对待你修行的每一步,无论出现什么境界,你不可以把它当成真的,你更不可以高兴。你如果就此停滞不前,你比如破了动结了,破了静结了,破了色蕴了,那么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意生身可以随便出入了,那么你把这简单的一点东西当作伟大,那不就停滞不前吗?那不就进入魔道了吗?

何况我们现在许多人是附体,看见这了,听见了,能做这了,能做那了……那完全是魔的状态呐!是不是?但是许多人信这个呐!信顶大仙的,信些妖魔鬼怪,是不是信这个?我们这个地方也是这样,东北更典型。

四、“如是渐增”不断强化闻自性的力量

如是渐增,要不断的往前走,就是强化你反闻闻自性的能力,强化你始觉智照本觉理的这个观照力,强化你入流照性这个能力,强化你这个回光返照的能力。

“如”就是如来藏性,“是”就是始觉智,就是如来藏性照始觉智,始觉智照如来藏性。这就叫“如是”。“如是”很多解释,我们在这个地方,就这样来解释。始觉智跟本觉智合一,就叫“如是”。那么,整个就是用始觉智照本觉理,本觉理再熏始觉智,再如是闻熏闻修,这个过程就叫做“如是渐增”,不断的强化自己这个能力。

这就是修道,你停下来就不行慢不说我们根本不去修根本就没有这个菩提心呢。所以这个是无止境的,“如是渐增”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从你“发菩提心”,“初闻中”,一直到最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成就如来大定,楞严大定,成就圣果,整个是一个“如是渐增”的过程,是不是?停到哪一步都不行,这个大家看五十阴魔的时候就知道了,只要你停下来,你就魔附体了,你就进入魔道了。

所以,“如是渐增”强化我们反闻闻自性的这个力量,强化我们入流见性这个力量,强化我们回光返照这个力量,强化我们闻熏闻修的这个力量。

五、“闻所闻尽”耳根闻性回到本位

那么这个时候“闻所闻尽”最后这个“闻”尽了。现在闻什么呢?闻动,闻静,这是声音的动、静,那么现在动跟静的结解开了吧,这叫“闻尽”。这就不闻这个动了,不闻这个静了,这叫“闻尽”。动结也没了,静结也没了,这个“闻”没可闻的了,这个耳根闻性真正老老实实的回到本位上了,不闻了,叫“闻尽”

那么,为什么“闻尽”了,闻的“所”没了,动是所,静是所,闻的这个对象没了,这叫“所”,闻的“所”没了,所以闻(能闻)也就不闻了。我爱你,你死了,这个“所”没了,所以我也就不爱你了,是不是,这很简单。我恨你,你完蛋了,这个“所”没了,我现在也不恨了,这就叫“闻所闻尽”

所以学佛法真正要悟道,不然的话,这个“闻所闻尽”你没法理解,就是这样就叫“闻所闻尽”。我闻的那个所(对象)没了,动结、静结没了吧?动结、静结没了,闻的那个对象没了,死了,我就不闻了,老老实实的回来,这叫“闻尽”,收回来了,不闻了。

我们要的是不闻,是不是?我们六道轮回、生灭、造业,就是因为有“所”我才造业。钱、房子、老婆、丈夫、儿女,这都是“所”,这叫“闻所”;这些“所”没了那么我不去想它了,不去追求了,没对象了,那就叫“闻尽”。

那么,我们要的是闻所闻尽。跟外面不发生关系了,跟外面的所有的“所”(对象)不发生关系了,所以我的闻性完全进入本位了,不受外界的影响,这叫闻所闻尽。

 “尽闻不住”。那么闻所闻尽回到哪里呢?回到这个根上了,耳根,闻是耳根闻,这个根的性呐,不是这个肉耳,是这个耳根的闻性闻。

(未完待续)

仰法师宣讲

2024年03月16日

整理 | 戒博居士

   | 耀春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