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们的口舌造业最多
一、难陀尊者以销息证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这个鼻识的圆通法门,告诫大家,就是我们现在。所以这里不是表演,不是像现在上台表演,宣扬我如何如何,而是让难陀尊者讲他成就鼻识破二十五有,进入圆通的这个状态。
我是怎么做的呢?销息。把我鼻子的这个鼻识,分别的这个识,分别世界的生灭无常这个息,这个污浊的息,现在全部销掉了。把这个息转成光明的状态了,就说由染息进入净息,由生灭的息进入不生灭的息,由无常的息进入真常的息。所以,哪个法门都是在破、都是在解、都是在转,所以我已经销息。
“销息”,我们现在是呼吸,不呼吸就活不了。大家现在一停止呼吸,完蛋了吧?但是你要真正修行,你的息是在变化的,你由粗息变成细息,这是起码一步步要做到的,由浅息变成深息,由短息变成长息,由鼻子的呼吸变成全身的呼吸,由全身的呼吸变成胎息。变成胎息就是胎儿的息,就是一种接近无息的状态的。
比如说阿罗汉,已经都进入无息的状态了。这个呼吸,我们大家都可以体会的。你越生气,那你是业障呐,呼哧呼哧,气得不得了,全身肌肉哆嗦,脸涨得像个猪头一样,暴跳如雷,这是息的作用。
那么无息呢?他已经把结解开了,把结解开了,所以进入无息的状态了。这都是启发我们,究竟修行向什么方向努力的。你的呼吸越近于圣人的无息,那你的念佛必然是一心不乱。你成天呼哧呼哧的,你还想一心不乱呢?你成天呼哧呼哧的,你还想明心见性呢?你成天呼哧呼哧的,还想三密相应呢?不可能吧?
所以这些都是启发我们真正明道、真正明理,真正什么叫正法。所以这东西不是吹牛的,人家一看你就知道,因为你的呼吸,人家马上就能看出来的。
“息久发明”,呼吸渐成了无息,所以就发光明。无息就是定,发明就是慧。所以,以戒生定,慧能够破惑证真,所以进入“明圆灭漏”,把业障灭掉了,把惑业消除了。所以这都是光明的智慧产生“圆”,全宇宙的光明,所以漏尽了、无漏了。无漏就是圣者,四圣。最高的无漏,惑业尽,业尽情空,那就是佛。
“斯为第一”,我就是这样转鼻识这个有漏,成光明的圆照法界的无漏状态,这就是鼻识圆通法门。你看哪个法门都是通向至高无上的佛道,所以每个法门都是很清晰的一条正法的大道。这是难陀尊者的鼻识圆通法门。下面看,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的舌识法门。
二、转舌识成辩才无碍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
舌识。我们的这个舌头要转,我们现在这个舌头每天说胡话,骂人、损人、撒谎,胡说八道、多嘴多舌,造业、吹牛,是不是都是这个舌识?这个舌最给我们造业,这个结是个最大的结,我们带害就带害在这个舌头上面。是不是?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是转这个舌识证圆通的。他老人家“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旷劫来,就是说不清楚的时间,就是无限的时间以前,我就证到了辩才无碍。转舌识成为辩才,这就是转舌识成为妙观察智的妙用,所以把我们这个舌识一转,就变成了弘法利生宣扬正法,证法无碍的这个果。这就是佛果。
在这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你要身口意三业清净。口要清净,就是这个舌头。所以人家看因果的说,这个人的舌头长,说明无始以来撒谎少;这个人的舌头短,就说明无始以来就是撒谎,是短舌头,说话都说不清,这是因果。这是简单的理解这个舌识的功能。
所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无始以来就转了舌识,证到了辩才无碍。你看这些二十五圣者都是老资格,都是不得了的、品味很高的圣人!你看无始以来已经到了辩才无碍。不是我们现在那种小聪明,跟人家辩论占上风,显示自己,像喝酒、打架,都是那个恶劣的世智辩聪,这里是指的法的辩才无碍。
三、四大无碍辩才
辩才无碍是表现在四个方面: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
一是法无碍。就是说三世诸佛的法无碍,一个通,就是对佛法、正法圆融无碍。
二是义无碍。对佛的教义,三世诸佛的教义的义理,那就是实相理,真谛、俗谛,一个通。
三是辞无碍。说话简明扼要,一句等于一万句,他就在简要的话里面概况了佛教的教理。
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你对佛法要全部理解。你对佛法的教义不管是真谛也好,实相理;不管俗谛也好,随缘,随众生业而显示的法也好,都要通。特别是,你说话要简练,这是衡量一个人修行的重要条件。如果你修行到位,你说的话没有废话。你说的话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明了,这是修行很重要的。
不像世法上面,一讲一大套,那么说来说去也说不清,不知道是说什么。而佛法真正它是一种辞无碍的状态,他说话的用语,这个词语非常简练、非常深刻、非常生动,这都是衡量一个修行人的标准。所以你修行好不好,人家一看,一看你说话就知道。说不到点上,还是说到点上;说得很清楚明白,还是说得很啰嗦,这都是修行的标志。这叫辞无碍。
四是乐说无碍。什么叫乐说呢?我随众生的心而说法,就是随机教化。你是二福女,我就说二福女高兴的话;你是愣四高,我就说愣四高能接受的话,这叫随缘说法。所以法无定法,都是让每个人得到普度。比如讲经,应该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未完待续)
上明下仰法师宣讲
2024年07月27日
文字整理 | 圣心居士
校 对 | 耀荣居士
发 送 | 耀古居士
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
咨询电话: 17704884196 13474811577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20220000005
http://www.guanyinyuan.cn 呼和浩特市兴松街赛马场南(北郊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