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阿那律尊者破眼根证圆通
一、旋见循元,心见证道
【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
“我不因眼,观见十方。”这就是天眼,天眼通。我不是用肉眼来观的,观见了十方。这里面就告诉我们大家,我们现在的眼观,看见了没有,大家都认为是眼观,而真正从佛教的真实义来讲,是心见,不是眼见。
心见,什么心呢?如来藏性的妙明真心。这里面就告诉我们,通过破眼根,回归到妙明真心上来,这就是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那么证到了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就能够不用靠眼睛,观见十方,十方一切世界。
“精真洞然”,精是精确,是我们现在眼睛的那个精,精妙的见。在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做见精,我们现在看东西这是见精,见精就是真心的作用。见精不是眼的作用,而是心的作用。所以见精是真,真实不虚。
洞然,洞开。就说我们现在这个见精是有限的。看的距离很短,这还是好眼睛;眼睛不好的,这个见精也失掉了。眼的见精这个短暂的作用失掉了,但是真正修这个见精,是在如来藏性的妙明真心上。所以阿那律陀通过金刚三昧,就回到了真正的“精真洞然”的妙明真心上来。
这就是说,把我们现在这个短暂的有限的见精,发展成、展开成、开阔成妙明真心,所以能够洞见十方。
“如观掌果”,到什么程度呢?十方世界的所有东西,好像是在我手里的一个果子一样,看得很清楚。这里面就真切的告诉我们,双目失明的人都能够破掉眼根这个虚妄的相,而回归到如来藏性妙明真心的心见上来,何况我们大家呢?
“如来印我成阿罗汉”,所以如来印我成阿罗汉。阿罗汉是四果,阿那律陀尊者一下通过破眼根,而证到了四果罗汉。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佛问我怎么证道的,你给大家介绍经验,我是旋见。旋——就是一切法门的总方法。你不要向外看,就是我们现在呐,大家要想回归如来藏性,使你现在没有瞎了的眼,也能证到天眼,乃至五眼。那么首先要做到旋,不要眼睛盯着色。
我们现在大家都是盯着这个色,这个花花世界眼睛看不够,所以我还得带一个眼镜,看不见还得增加度数,还得加个望远镜。这就是被外界的景象所吸引,所以失掉了我们本有的妙明真心的心见,成为短暂的这种见。旋见,是把现在的眼光返回来向内看,这就是我们大家的内观。
所以你不管念佛也好,念咒也好,打坐也好,做功德也好,你要内观。内观,你就可以证到金刚三昧。
循元,就是回到元,如来藏性上;回到了元,妙明真心上来。所以能够洞观十方,我是在修眼根圆通法门上是第一的。这就是我们大家都希望得到的天眼通的修法。
这里面儿,我们无论从哪个法门都要找到一个根本的方法,就说反闻闻自性的“反”,旋汝倒闻机的“旋”,现在旋见循元,都是一个返回来的作用,不是向外的作用。我们生生世世所以六道轮回造业,就是眼睛向外追逐外面的色而造成的,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这里,从每个法门里面我们要得到真正的启示。
二、因材施教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
周利、槃特迦,这是弟兄两个,周利是哥哥,槃特迦是弟弟。哥哥先出家,弟弟后来跟着哥哥出家。弟弟出家以后,笨,笨到什么程度呢?这里面大家看,我阙诵持,我不会念,教给我念经,我一点都不会。
笨到什么程度呢?那么释迦牟尼佛告诉他,你要诵一个偈子。什么偈子呢?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正念观知欲境空。
身语意业不作恶。你的身体也好,思想也好,语言也好,你不要做恶,从今以后不要做恶,这是第一句。
莫恼世间诸有情。你对所有的有情生命都要慈悲,你不要恼恨他们,你更不要欺负他们,莫恼世间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那个苦行并不是修道的根本。无益苦行,那个时候在印度,包括现在有的外道修苦行,你不要受他们的影响修那个苦行。苦行,比如睡在带刺的东西上面,头吊在树上向下等等,各种各样的苦行,认为能成道。这是根据当时印度的背景说,无益苦行你当远离,你不要向他们学。
正念观知欲境空。你心里头常常生起正念,那就是不要做恶,不要学苦行,完全是一个清净的念头。所以正念,向内观,那么一切境界是空的。
教他念这个。念来念去,教给念前面的两句,后面的忘了;教给后面两句,前面又忘了,五百罗汉教,不是一个人教。
释迦牟尼佛身边的五百罗汉,因为大家都是修道人,新来出家的大家就教,就教这四句话,教前忘后,教后忘前。那么教了几个月,三个月,一百天都没教会,他哥哥就骂他。他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修道的人,那么就想自杀,到了河边他就想自杀。
那么这个时候,佛化作一个天人出现了,问他怎么样?他说我不想活了,我太笨了,我想修道,修道不成,所以我自惭,不再修了。天人就告诉他,指着这个扫帚,那你认识这个东西吗?他说认识。叫什么?他说,叫扫帚。好,那你从今以后就念这个扫帚。那么天天就念“扫帚、扫帚、扫帚”。
过了一段时间,天人又出现了,他这扫帚念会了,那么就让他再加两个字,加两个什么字呢?加上除尘。扫帚除尘,变成四个字,你就念“扫帚除尘、扫帚除尘”。念的念的就唤起了他的智慧,他就想到,我用我自己的心的力量,来扫除我无始以来这个愚昧的尘土,他就开始悟道了。
通过扫地,扫帚除尘、扫帚除尘,那么想到自己,我要用心的这个扫帚来除我无始以来愚昧的业力的尘土,那么这就开悟了。就这样,他这个问题不明白,我怎么这么愚蠢呢?佛就告诉他,你过去生中是个三藏法师,但是你吝法,不愿意把法教给弟子。(未完待续)
上明下仰法师宣讲
2024年06月30日
文字整理 | 耀荣居士
校 对 | 耀春居士
发 送 | 耀古居士
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
咨询电话: 17704884196 13474811577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20220000005
http://www.guanyinyuan.cn 呼和浩特市兴松街赛马场南(北郊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