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精神支柱
三、结归圆满菩提,论到家无所得。
必期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始得名为究竟坚固之证。
无所得者,妙觉极果,即人人本有因心。
依妙性,开妙解,起妙修,成妙因,历妙位,证妙果。
——《楞严经浅释提纲》第105页
一、消极迷茫的原因
有所得的心越强烈,堕落的越深。我们可以看到有所得的心越强烈,贪嗔痴越重,杀盗淫妄越厉害。佛教徒必须清楚,我们修行修的是无所得,要回到我们本来的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圆满菩提的自己的家,叫无所得。
各位,学佛必须联系实际,你对这些道理才能明白。比如现实,很残酷的一件事情,就是许多人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到,特别是年轻人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学生就更加明显。
我在网上看到报道,重庆在去年9月份开学的时候,一个地方就有14名学生跳楼。可怕不可怕?考上北大的学生拿到通知书,给父母写了一封信,遗书。内容大致是,我已经完成你们交给我的任务,我对得起你们了,所以我要走了,跳楼了。
这都是我从网上看到的,大概大家都看到了。多么可悲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一个原因是他没有生活的目标,就是现在许多人提到我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个很迷茫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活着,那么你这一生中就很痛苦了。比如刚才讲的这几个例子,跳楼自杀的,都是没有生活目标,没有精神支柱,对自己的一生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过。
如果像我们大家,现在要修圆满菩提。我从觉悟的那一天三皈依,特别是听了《楞严经》以后,真正明白我生活的意义非常伟大,我这一生中就要回家,回到圆满菩提这个至高无上的家。你还跳楼吗?哪个想跳楼呢?哪个想自杀呢?我看不会的。
二、信仰的力量
这里告诉大家,你有了精神支柱,强大的精神支柱,你受到什么挫折,你受到什么痛苦,你不会改变的,这就是真正的佛教徒。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一步一步地向圆满菩提迈进。而现代人多数缺乏这个远大的目标。大家想想是不是呢?所以生活的很痛苦。最起码烦恼、抑郁症、精神病、家庭不和、事业不顺,因为没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大家作为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你理解到这一点,佛教的伟大就在于,给你树立了一个诸佛菩萨、历代高僧已经实现了的伟大目标。这不是迷信,这不是渺茫。所以你信心百倍,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所以你要影响你的孩子,这是你的任务,让他们也能够树立一个伟大的目标,不要失掉这个伟大的目标。
不一定非成为佛教徒,像我们这样是至高无上的伟大目标,但是起码人生要有一个归宿。比如我们传统文化。中国人民的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它就是一个目标。比如孔孟之道,你们接触的少,孔孟之道越来越淡化。像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受着孔孟之道的影响,里面的核心是光宗耀祖。
如果你的言行不好,你给你的家族丢人,你给你的祖先抹黑。所以从小就有一个光宗耀祖的远大理想。我不能落后,不能做不应该的事情。所以他必然做一切都很谨慎。要做得好,给家族争光,给祖先争光。这就是孔孟之道的核心。
现在没有了,现在谁给家族争光,谁给祖先争光呢?甚至有人连父母都不尊敬、不赡养,杀父母。你说这一代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何谈像我们佛教所讲的圆满菩提呢?
像我们这一代人,也受着道教的影响。道教倡导的是成仙了道。大家这一点应该有所感触。所以过着清贫的节俭的清净生活,可以用清风明月来说明道家的生活,这是真正的道家。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成仙了道,所以他必然高度的约束自己。成仙了道就是超越凡人,我不能跟俗在一起,我要在俗中修仙修道。你说这个伟大的目标厉害不厉害呢?他都很明确。
我们一定要联系实际,才能够好好的理解佛教和运用佛教这些理论,实现我们圆满菩提的目标。我们佛家不只是圆满菩提这个远大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受戒了,都是以戒为师。以五戒约束自己,以十善约束自己,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要求自己,这是真正的佛教徒。他的一言一行,都是跟报国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众生恩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佛教徒过着这样的生活,他每天是在清净的、道德的、文明的、向上的状态下生活。
这就说一个人无论运用儒家思想要求自己也好,运用道家思想要求自己也好,运用佛家思想要求自己也好,他都是向上的,他属于纯想。《楞严经》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叫做纯想升天。都是向上的,儒家的光宗耀祖是向上的,我要好,不是想自己;道家的清静无为也是向上的;佛家的圆满菩提、普度众生也是向上的。所以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他的生命是在向纯、净、上发展。所以佛教的最终结果是圆满菩提。
三、渡己渡人
现代人的迷茫,就因缺乏这个东西。我讲这一点不只是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这样要求自己,更重要的是你要影响你的孩子,影响你的亲人,让他们有一个目标。不一定是佛教的无上菩提的目标。儒家的目标也行,很好实现。光宗耀祖,你这一辈子要为我们这个家族争光,报效家族、报效祖国。儒家的精神就是报效家族,报效祖国。
我们现在学佛,不只是要求自己,更要去影响别人。我们要做菩萨,要渡人。弘一大师说的好,因为你渡了人,才是菩萨。你现在度自己,你是菩萨,你要渡你的孩子,渡你的亲人,渡你能够影响的人,让他们能够树立一个目标,让他们有一个精神支柱,你就是菩萨。
不是成了菩萨,才来度众生。你什么时候成菩萨呢?如果按55个台阶修行,十地,到了登地才是菩萨。如果你到了登地菩萨,才渡众生,那我们佛教还叫普度众生吗?
(未完待续)
明仰法师宣讲
2023年07月23日
文字整理 | 耀荣居士
校 对 | 耀春居士
发 送 | 耀古居士
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
咨询电话: 17704884196 13474811577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20220000005
http://www.guanyinyuan.cn 呼和浩特市兴松街赛马场南(北郊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