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每日楞严信息详细
每日楞严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恩师讲经.jpg

20250629宣讲《楞严经》_2

00:0015:48

2.持戒是改变命运的根本


一、浅谈戒律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这就是《楞严咒》的功德。这更是实在了,这直接涉及到我们每个人戒律的问题。我们必须清楚,我们成就佛道,即身离开六道轮回它的根本是一个字。所以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穷,但是归纳起来就是一个戒字。

这就说我们要想离开六道轮回——是戒,要想成就佛道——是戒。比如能持五戒,就可以保住人身,不杀不盗,在家的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就可以保住人身,这是个戒。如果超越人身,十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贪、不嗔、不痴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是十善,还是戒。五戒是人身,十善是天人身。

如果在持五戒、持十善的基础上,进入无我的修行,无我在持戒的情况下持的是无我的戒。比我们现在大家持的是有我的戒,我如何如何。那么如果进入四圣道,第一步持的是无我的戒无我、无相。无我那么自然就不杀、不盗、不淫,不贪、不嗔、不痴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这都包括了。

无我当然就不犯戒了,进入无我的戒,从有我的戒到进入无我的戒。进入无我的戒就能够断分段生死,比如现在分段生死,在持五戒十善的基础上修无我就能够即身断掉分段生死,就是了脱生死。这就是罗汉的果报,声闻缘觉的果报。

现在最简单的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发愿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还是持戒。因为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要达到一心不乱。不管你现在一心不乱也好,临终一心不乱也好,它总之是一心不乱才能达到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一心不乱,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中品、上品。现在达不到一心不乱,临终在助念、在师父的开示下,那一刹那得到一心不乱也能往生,这我们现在多数是这个例子。助念的人都很清楚,很有感受的。凡是来我们这里,跟我们有缘的,或者在家的,或者什么地方的,得到这里加持的,那么就在临终的状态下一心不乱的,这是个标准。

不管过去学的怎么样,但是你在临终的时候,哪怕是一念一心不乱,十念一心不乱,这是佛《阿弥陀经》讲的,那么就可以往生。一心不乱就是戒一心不乱就是不杀,心里头没有杀、没有盗、没有淫、没有妄、没有贪嗔痴、没有两舌恶口、绮语、妄语……在这一刹那进入清净,就是戒,还是戒。

到了菩萨不只是无我、无法,而且是能发菩提心度众生,那么还是戒,菩提心就是戒,菩提心是最高的戒。我要成佛,我成佛当然就能守戒,一切戒律都要守。我要度众生还是戒,这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度众生就是三坛大戒里面的善戒。饶益有情戒,这都是三坛大戒里面的,菩提心就是三坛大戒的总和,所以是更高的。

所以我们不管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必须清楚,我们要想今生有成就,首先是在戒字上下功夫。在戒字上下功夫,让自己的身清净,语言清净,思维清净。清净的程度就是生命层次高低的程度。

比如佛完全清净,真正进入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个妙明真心的清净。那么修道的人,现在人你要修无我的清净,有我你清净不了。比方我们大家现在很简单,有我你清净不了。

所以真正进入四圣道,超越六道轮回,修的是无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个无字,也没有我相,也没有人相,也没有众生相,也没有寿者相,就可以成佛。一切善事都是成佛的因果。所以最高的戒,是无相的戒,无法的戒。

但是我们必须从最简单的戒做起,三皈依。真正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最根本的戒,一直到成佛,整个是戒律的准绳。三皈,五戒,十善,一直到菩萨的六度,这整个是戒律的一个体系,这些我们都要很清楚。

二、以观念头来守戒

可惜我们大家无始以来的恶习存在,本来知道戒律是根本,但是我们守不住。最简单的,我说得具体一点,我们首先是口业守不住。你嘴里面就说的是人我是非,你总是想人家、看人家的不是,是不这样子的嘴里面就是你长我短,女居士是这样,更突出,男的也不落后,都是这个样子。这是无始以来的恶习。

嘴里面说的完全是人我是非,脑子里想的都是人家的不对,我对,他不对我好,他不好,是不是这样的?这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人类无始以来的恶根性。这个恶根性很难改,张口就是,都不用组织语言。张口就是那种他长我短,用不着组织语言,因为那个思维跟这个语言是一致的,无始以来的习惯造成的。

思想上的分别计较语言上的人我是非行动上的杀盗淫贪嗔痴,直接破坏了清净的戒,这一点要非常清楚的。所以不管你学的怎么样,懂得多少教理,也不管你念会多少部经,也不管你背会多少咒,但是在根本的戒律上面要清净才行。因为我们的清净才能跟佛讲的法清净合一,我们的清净才能跟咒的清净合一,我们的清净才能够跟佛号、菩萨号合一。

你不清净,你再念你跟清净合一不了,这叫同频共振,这现在大家都很清楚的,这叫同步。不同步,不同频,不能共振。所以末法时期出现的问题就在这里,不管在家也好,出家也好问题就在这里戒跟不上。

释迦牟尼佛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核心就是一个戒字。我们的祖师,世界著名的高僧大德,我们这个门派的祖师,我的师爷虚云老和尚,临死留下的遗嘱也是一个字——戒。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要清楚,我们现在各自都修一个法门,都每天在做定课,这非常好。但是必须在自己习惯性的这个恶习,自己要对自己来真正检点负责。其实这个东西,真要警惕的话,你是个修行人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比如你不停地在观想你的思维,你那个思维不停地在变化,大家都要养成这个习惯。你脑子里面那个念头不停地变化,你必须看住那个念头,善的念头你让它发展,比如我们现在大家各个组都在自觉的做善事,你让它发展。现在我们寺院这个气氛很,都在自发的奉献,这个善的念头让它发展让它变为行动。

恶的念头比善的念头多。你自己去观察检查,你那个恶的念头比善的念头多,一会儿就出现了。你必须知道,持戒的根本在这里,只要那个恶的念头出现了,你知道这是恶的念头,那么这个时候,这个恶的念头就消灭了,它自动就退了。

如果你没有这个习惯,你脑子里面恶的念头出现了,你还在强化它,这个人不好、不好,就是不好,所以在强化它。许多人都是处在这种情况,这个人不好,我恨他,我讨厌他,我不想跟他在一起。把这个念头由一出现还是轻微的,你还不断地在强化它、强化它……最后到了不可控制,得发作吧我见了你就瞪你一眼或者吐你一口,再不行我就讽刺你,再不行就骂你,再不行忍不住我就踢你一脚,一个拳头。是不是这样?

这就说我们明白戒律是我们命运的根本,那么要守戒,必须自己观察自己的念头,强化善念,制止恶念。当那个恶念出现以后,你马上就发觉,我不应该,这是人我是非,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他有毛病他自己负责,他对我不好,也是的因果我要持戒,不恨他、不怨他、不怪他。(未完待续)

仰法师宣讲

2025629

文字整理 | 耀高居士

   | 耀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