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每日楞严信息详细
每日楞严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恩师讲经.jpg

20250413宣讲《楞严经》_1

00:0020:58

1.《楞严经》全部是了义说

 

一、本寺世代相传的宗旨

上次落掉一段。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各位,佛四十九年说法,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基,讲了不同程度的法,一个是了义法,一个是不了义法。了义法就是最根本的,宇宙最深层次的那个法,叫究竟法,比如《楞严经》,全部讲的是究竟法,全部讲的是了义法。这一点大家必须清楚。

《楞严经》的重要性就在这一点上,它汇总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的全部,最后归到究竟了义的这个第一义谛上面。所以我们寺院常年讲《楞严经》,就这个意思。

我们寺院经过多年的实践,要确定一个纲领。就是我们寺院世世代代修行的总纲领是什么?国家有国家的纲领,比如宪法,代代都要遵循宪法。真正有教养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有家训,每一代都按这个家训来传承给自己的后代,所以这个家族长盛不衰。比如孔家,孔子的家训,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八个字代代相传。这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遵循的一个道德准则,这就是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经过多年的实践,特别是讲了《楞严经》以后,我就确定我们寺院呐,将后代代传承一个宗旨,这是我们寺院建立正法道场的一个根本遵循的东西。不管是谁,在我们这个寺院,都要按照我们寺院的一个学修的准则来进行。

法遵楞严,行归净土;禅净双修,体证实相。

“法遵楞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讲了那么多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那么,究竟以哪个法为根本呢?大概许多人对这个问题上,包括出家人在内,没有一个遵循。今天学这个,明天学这个;今天听人家说这部经重要,跟着走了;明天呢,听人说那部经重要,又跟着走了。没有一个遵循,所以一辈子真正修行得果是很难的。所以我呢,经过多年的修学,和讲《楞严经》以及多部经典,最后归纳起来我们寺院代代“法遵楞严”四个字。我们不管是谁,不管是念佛也好,打坐也好,持咒也好,做功德也好,我们寺院代代传承的法,遵得是《楞严经》。这你不是就有了宗旨了吗?所以你把全部精力要集中在《楞严经》上,你可以学别的经典,但是以《楞严经》这个了义的经为根本。这样的话,我们寺院就真正能够成为代代相传的正法道场,这是法遵楞严。

“行归净土”,这又是四个字,我们学《楞严经》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行,修行的根本要归到往生极乐世界的净土上来,所以叫行归净土。这又是四个字。

“禅净双修”,我们寺院是禅净双修的道场。禅净双修好啊,大家几十年已经有体会,已经认可,特别我们听了《楞严经》以后,更加认可禅净双修。能够真正从佛教的真实意义上去修行,念佛也汇总到实相上来,打坐还汇总到实相上来,持咒还汇总到实相上来。一切,我们的言行,做义工也好,做功德也好,都汇总到实相上来。所以,我们的修行方法是禅净双修。

禅净双修最后达到什么目的呢?“体悟实相”。不管你念佛也好,打坐也好,持咒也好,或者念哪部经也好,最后都归到我们自己亲自来证悟实相。证悟实相,从净土宗来讲,叫做理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从禅宗来讲,叫做明心见性。从密宗来讲,叫三密相应,这都是体悟实相。

所以我们大家听了《楞严经》以后,会更加体会到我所归纳的十六个字,真正是按照佛教的正统佛法,特别是释迦牟尼佛强调的《楞严经》,我们结合现在末法时期的状态,《楞严经》在就是正法,《楞严经》不在,完全是末法了,魔的时代了。

所以我们大家,真正能够体会佛教的实际,就是根据现在的情况和佛教的教义,来确立自己修行的准则。所以我们寺院正式定下来十六个字,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修行准则。就是法遵楞严,行归净土,禅净双修,体证实相。这就是我们寺院,真正建立正法道场,代代相传的总的纲领。

这里为了体会了义这个意思,我们就谈到这个东西。所以我今天也正式跟大家公布,正式定下来,我们寺院代代相传的学修宗旨。

二、区分佛说的了义法和不了义法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释迦牟尼佛最初讲经的时候,有许多适应当时根基、因缘的不了义的说法。比如《阿含经》里讲可以蓄物,储蓄物,那么我们从《楞严经》里可以看到出家人三衣一钵不蓄物。这两个说法显然是不一样的,蓄物(储蓄物),就是不了义。我们已经听了,出家人三衣一钵不蓄物。所以三衣一钵不蓄物是了义,蓄物是不了义的。外道就借用这个不了义的东西为自己外道服务,所以这里,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这就是一种投机的,离开正法的状态。

还有一个大家最熟悉的,叫做因缘所生法,这个《楞严经》里也讲到了。《楞严经》说,所有的物都是“因缘聚则有,因缘散则无。”这是一个宇宙整个物象的根本原则。这个很好理解,大家一理解就行了,这个东西因缘聚就有,比如这个柱子,水泥,钢筋,搅拌起来,灌装、凝固,就是这个柱子,这是因缘所聚。那么,因缘一分散呢,水泥没了,分开了,钢筋也是分开了,整个柱子烂了,那么这个柱子也没了,这就叫因缘散则无。那么这个意义很好理解,这是适应大家好理解讲的一个法。

但是《楞严经》说了,宇宙的法,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就把因缘所生法这个讲法提高到了最根本的上面来。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看,随我们自己的心,应我们的量,一切都是随我们的心,应我们的量而产生的,循业发现。所以我们每个人不同,你的长相不同,你的金钱地位,你的财产,你的家属,你的环境都不同。

那么用因缘所生法来讲,就是刚才说聚则有,散则无。但是根本东西是你的心造成的,你的心造成你的形象,是不是?这很简单,善有善相,恶有恶相;你的心造成你的财富的多少;你的心造成你的环境;你的心造成你的家庭组合的状态,都是一切唯心造。那么,一切唯心造就是了义说。那么因缘所生法就比一切唯心造这个了义的究竟法差一点,所以叫不了义法。这个《楞严经》已经讲到了,大家这个地方不理解,阿难都不理解,大家就更不理解了。

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佛教了义的东西是最根本的法,我们修行想了脱生死,即生成就,往生极乐世界,最终成佛这个目的必须是修了义的。《楞严经》全部是了义说,它的重要就重要在这一点。所以我刚才讲了,我们寺院正式定下来,法遵楞严。不然的话,你看的这个经,这个经是这个说法;看了那个经是那个说法,这还是看经的人,不看经的人呢?听这个胡说八道,你跟着跑了;听那个胡说八道,你又跟着跑了。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样子呢?所以我们大家呐有幸,无始以来最大的福报,真正深入了《楞严经》,是我们成就佛道最根本的途径。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就是现在这个状态,许多人不了解佛的了义说法,胡来讲,或者是引用佛方便的说法为自己辩解。再比如说,现在网上大量讲的,有的出家人讲,有的在家人讲,讲《弟子规》。你现在就明白《弟子规》是了义说还是不了义说呢?这很明白,现实就是这个样子,以《弟子规》代替中华传统文化,以《弟子规》代替佛法,这就是现在的状态,用不了义的说法来代替了义说法。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就是佛法,许多人认为《弟子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以这些,就是回为已解,用他自己的不了义的思维,不了义的语言,来误导大众。这是末法时期最可怕的,许多人跟着这么走。你看那个抖音上面,好多人都听这个。所以以这个为例,我们结合现实,现实好多都是不了义。因果决定呐,你不了义,就不是根本佛法呐。不了义的因,结不了义的果。那么你《弟子规》,讲来讲去,你跟了脱生死有关系吗?佛教的根本是了脱生死呐。

许多人跟着学,学那个不了义的东西,甚至把小孩都打扮成唐装,戴上古代那个帽子,穿那个衣服,许多人现在接受这个东西,把小孩从小就误导到这个路上。《弟子规》讲来讲去,无非是讲一些礼节。大家看呐,讲一些礼节,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怎么对人,就是这样,仅此而已。

所以这里我们要很清楚,释迦牟尼佛讲了,不能将如来的不了义说回为已解。我们真正听了《楞严经》,才能知道什么叫了义,《楞严经》的全部教义是讲的了义。因此,你听了《楞严经》,你就能够真正用了义经来指导自己的修行,而且来影响周围,所以我们寺院定了法遵楞严。

那么这些人以如来的不了义说,有的是如来讲的方便法,有的是假借如来的说法,很多人现在都是假借佛法,佛说的,你看吧,好些都是,佛怎么说的,佛怎么说的,佛怎么说的,实际上不是佛说的。那么你不了解了义,你就认为是佛说的。这就是末法时期,波旬代替佛法的根本手段。来为这些歪门邪道、魔说辩解,误导初学。这就是现在,好多人上这个当,受这个骗。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专门听这些,专门去学这些。我看见过的,过去我们寺院就有的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专门学这个,上学也不上了。(未完待续)

仰法师宣讲

2025413

文字整理 | 耀闻居士

   | 耀春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